日前,多地發布通知稱,新冠感染報告病例數呈上升趨勢。與此同時,“二陽”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。
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回應熱點關切表示,近期,全國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數量有所增加,但整體數量低于上一輪疫情流行高峰。
今年2月以來,我國新冠疫情處于局部零星散發態勢。疫情監測數據顯示,4月下旬以來,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有所上升,5月中旬開始進入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態勢。
監測數據顯示,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在我國境外輸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中的占比持續處于高位,分別占5月15日至21日采集序列的95.2%和91.9%。
5月24日,北京市衛健委發布的2023年第20周疫情周報顯示,北京新冠的報告發病數已連續四周列于榜首,其中第20周的報告發病數是第17周的近4倍。
專家結合多渠道監測數據研判認為,由奧密克戎XBB系列變異株引起的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。不過,與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各亞分支相比,XBB系列變異株的致病力沒有明顯變化。
綜合來看,近期這波疫情的患者癥狀主要集中在發熱、呼吸道癥狀,包括咽痛、咳嗽、鼻塞流涕、頭痛、肌肉酸痛等,個別患者會有嘔吐腹瀉癥狀。
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,目前從臨床看,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總體癥狀較輕,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為突出癥狀,從中醫來講是風熱感冒加點“濕”或“燥”的特征,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、疏風解表、清咽利喉類型的中藥藥物。
據了解,針對“二陽”輕癥人群,全國已有省市發布相關用藥方案。
5月23日,四川中醫藥管理局就“二陽”現象發文稱,省中醫藥局組織專家論證,發布了《四川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(中成藥)干預指引》。
其成人用藥方案指出,針對以發熱、身痛為主,癥見發熱、惡風寒、頭痛、肌肉酸痛、咽干咽痛、乏力、或鼻塞流涕、或咳嗽者,宜服用具有疏風解表功效的中成藥,如連花清瘟膠囊(顆粒)等。
2019年末新冠病毒感染暴發,2020年連花清瘟被列入中醫藥抗疫“三方三藥”,在各省市定點醫院、方艙醫院、隔離人群、密接和次密接人群中廣泛使用。
2020年,由全國20余家新冠肺炎收治醫院共同參與的“中藥連花清瘟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瞻性、隨機、對照、多中心臨床研究”結果顯示,應用連花清瘟可顯著提高新冠肺炎發熱、乏力、咳嗽等臨床癥狀的改善率,明顯改善肺部影像學病變,縮短癥狀持續時間,提高臨床***。
隨后,連花清瘟獲批增加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、普通型”的適應癥。相關論文發表于國際知名植物醫學期刊《Phytomedicine》。
連花清瘟已經形成了從網絡藥理學—體外實驗—動物實驗—物質基礎研究—臨床研究完整的證據體系,發表論文120余篇,其中SCI論文64篇,是研究證據*全、臨床應用*廣的藥物。
*近,一項在中國、泰國、越南、菲律賓四個國家17家醫院聯合開展的連花清瘟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隨機、雙盲、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揭盲——該研究共納入860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。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,連花清瘟治療組可以顯著改善新冠病毒感染臨床癥狀,縮短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康復,并且擁有良好的安全性,未發現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。這也是目前中醫藥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開展的*高等級的臨床研究。
此外,臨床前安全性評價與上市后系統毒理學研究證實,連花清瘟對小鼠、大鼠、犬不同動物,*大劑量用到了相當于人體用量的400倍以上,通過單次給藥、長期給藥實驗均未發現毒性反應,更無肝腎功能損害。
另外,匯總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的Meta分析文章目前有20余篇,均未見連花清瘟導致肝損傷等嚴重的報道。
基于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截至目前,連花清瘟已累計34次被國家衛健委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列入防治甲流、乙流、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診療方案或指南共識。